中国新创公司深度求索(DeepSeek)的 AI 模型引发全球关注。有分析认为,中国的 AI 技术已取得一定领先成就,但有分析直指,DeepSeek 绕道囤积大量晶片规避美国限制,真正开发成本恐远高於宣称数字,未来势将引发美方加强管制。
就在DeepSeek近来引发全球关注时,央视旗下新媒体「玉渊谭天」今天报导宣称,DeepSeek官网指其线上服务「受到大规模恶意攻击」,经向中国安全专家谘询,这波对DeepSeek的网路攻击「IP地址都在美国」。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。
美国将失去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?
综合英国广播公司(BBC)中文网及自由亚洲电台报导,DeepSeek引发关注後,各界看法出现分歧。人工智慧(AI)半导体评论网Tech Tech China总监卓薇安(Vivian Toh)认为,DeepSeek证明中国的AI技术具备「自身的创新能力」,而非仅仅基於OpenAI或使用其模型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管理学院资深研究员卡布利(Alex Capri)则指出,DeepSeek的成就显示,中国公司在创新和寻找方法上,巧妙地规避了美国施加的出口管制及技术转移的层层限制,是一种「不对称的权力结果」,自由可得的技术被巧妙改装为「增效器」。
卡布利指出,外界需观察的是,DeepSeek最初囤积的辉达(NVIDIA)尖端AI晶片,是否在DeepSeek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,或是否还有其他外国技术元素对DeepSeek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协助。
有分析指出,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整肃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後,对私营科技公司的管控与提防相当严厉。然而,中国1月20日却让DeepSeek梁文锋高调出席官方座谈会并发言,与DeepSeek在矽谷科技界及美股引发的震撼效应相呼应,似是在向新上任的川普(Donald Trump)政府挑战,意在「秀肌肉」。
华府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(FDD)资深中国研究员辛格顿(Craig Singleton)分析,中国正将人工智慧视为当今创新军备竞赛中争取主导地位的基石,目的不仅是为了在人工智慧领域取得优势,更希望利用这一优势,在高超音速、量子运算等领域取得领先,进而重塑全球的权力版图。
辛格顿并认为,在DeepSeek震惊全球特别是金融市场後後,川普政府对中国的AI挑战及管制不会松手,且会越来越积极;而卡布利也认为,美国政府显然会寻找方法,阻止战略技术继续流入中国。
卡布利表示,如果中国公司能开发出领先的认知AI,并利用这一技术在军事等战略领域提升竞争优势,进而不再需要使用辉达的先进AI晶片,将使美国失去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。
各界议论实际开发成本
DeepSeek对外宣称,其AI技术的开发成本仅558万美元(约新台币1.83亿元),近日引发各界议论。根据报导,不少分析直指,DeepSeek的实际开发成本远高於其宣称的这一数字。
美国Scale AI执行长汪滔(Alexandr Wang)日前表示,DeepSeek应该拥有5万颗辉达H100晶片以开发模型,而购买这些晶片需要的资金远远高於558万美元,且这些晶片都是被禁止向中国出口的元件,这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。而DeepSeek拥有的这类晶片数量,更可能超出外界预期。
在加州从事AI产业的林姓人士指出,DeepSeek的出现并不寻常,它一次性地释出终极版本,与美国业者逐步升级的做法不同。同时,它也没有与中国业者「通过气」,导致中国业者也受到不小冲击,这种不寻常做法「很可能不是一个创业公司单独的行为」。
林姓人士认为,DeepSeek的推出,说明中国的AI业者在演算法方面取得一些领先成就是没有疑问的。但这是怎麽训练出来的?其声称只花了几百万美元的低成本是否包括了真正的全部投入,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(首图来源:shutterstock)